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地处威海市中心,辖区内包含17个社区,以及威高、华联、百货大楼等多个商业大厦,企业、商铺达1060余家。
如何让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到信用建设中,打通社区居民与企业商户信用共享渠道?环翠楼街道给出答案——从系统化、立体化、智慧化三个维度,走出一条以商圈党委为引领,9大商场为主体,N家店铺为支撑的“1+9+N”信用商圈建设路径。
据环翠楼街道商圈工会联合会主席孙英洁介绍,目前,信用商圈建设以商圈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威高广场为试点,打造以“党建引领美好生活、信用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诚信商场标杆,不断扩大诚信商场“朋友圈”。为更好地循环平台上各种资源,环翠楼街道商圈还设立专项诚信基金,由环翠楼街道办事处牵头投入,撬动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市区各单位及商圈企业,共同投入捐助,组成诚信基金池。诚信基金池中的基金可用于开展诚信积分兑换惠企、惠民、惠商各项活动。
“信用体系建设的引入,更加规范商铺运营,使商品质量、服务水平大大提升,商品投诉率大幅减少。”威高广场运营部经理任士刚表示,商圈企业通过提供各类消费券、优惠券,为居民提供公益服务,可以获得大量潜在客源。企业商铺在提供公益服务后,还可把服务兑换券兑换成商圈诚信积分,这些企业诚信积分卡中积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评级评优,诚信建设为商圈企业上了一道“诚信紧箍咒”。
威高广场探鱼店长王海鹏将“信用优质商户”标识贴在店门口的公示栏上,过往消费者可以一眼看到。他还把诚信建设加入到员工考核中,提升员工信用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环翠楼街道商圈还让各家商铺信用“亮”出来,在威高试点推行“一铺一码”,由经营者上传注册和产品信息,由信用专员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赋分,商圈网格员核分,全方位构建商户信用画像,顾客扫码即可看到商铺诚信星级,让信用可视化。现已发放商户诚信二维码540余家。
企业的诚信积分卡中的积分也可用于兑换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场地使用、免费活动指导、企业推广、职工服务等各类惠商惠企活动。依托民企诚信互惠兑换体系,社区居民积分有了更广泛、更实用的使用渠道。目前商圈已覆盖健康、休闲、餐饮等近50家企业,共同参与到诚信基金的捐赠中,累计捐赠金额达15万元。
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诚信红利,企业也由被动参与诚信建设,发展为主动提高企业的诚信等级。目前环翠楼街道诚信基金累计达到29.8万余元,其中企业捐赠的诚信基金合计约15万元。
环翠楼街道内17个社区的居民是“1+9+N”信用商圈的主体之一。做了约4年志愿活动的环翠楼街道海城社区居民郭明霞也为“1+9+N”信用商圈点赞。“现在有了社区信用存折,信用积分明细更清楚了,兑换的东西增多了,花样也很多,我们做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郭明霞说。
为了提升信用服务便捷度,环翠楼街道商圈准备在近期搭建“环商红管家”小程序,以商圈“5G+智慧党建”项目为依托,推行党员、群众分类线上积分、线上兑换,将原有的纸质积分兑换卡变为电子积分兑换券,让参加信用活动的社区居民、企业商铺更方便,促进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速度更快。
据了解,环翠楼街道辖区内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学校教师学生等均可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的诚信积分不但可以在社区用于兑换诚信物资,还可以到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兑换企业服务兑换券。目前环翠楼街道辖区内社区居民已兑换企业服务兑换券共计100余张。
“通过诚信体系建设,商圈、商圈企业、社区居民,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孙英洁说,商圈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市民及企业参与到诚信建设中,让更多人在诚信建设中获益。